今年以来,秀洲区人大常委会在全区深入实施人大代表联络站(室)“14251”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秀洲区人大联络站(室)整体工作水平,支持和保证代表与群众密切联系、更好地发挥代表主体作用,
每站(室)确定一名联系领导。每名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联系一个联络站,每名镇人大主席、副主席,人大街道工委主任、副主任联系一个联络室,“一对一”指导、督促联络站(室)提升硬件设施,加强制度建设,丰富接待活动,更好地发挥代表联络站(室)的平台作用、窗口作用、渠道作用、载体作用、园地作用和阵地作用。
人员安排聚焦四类对象。各级人大代表。保证每名区人大代表每年至少进站4次,并积极联系辖区内的全国、省、市人大代表进联络站(室)参加活动,确保代表进站全员化。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区人大常委会每月制定联络站(室)活动安排清单,在区人大常委会会议、执法检查、视察等活动前,联系组成人员参加联络站(室)接待选民活动,充分听取选民意见建议。县(处)级以上职务代表。除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外的县(处)级以上职务代表进站(室)接待活动,集中安排在第四季度中的一周,按照所在选区编入相应代表联络站。“一府一委两院”主要负责人员。在7月份年中区人大常委会会议之前,“一府一委两院”主要负责人进代表联络站(室)接待代表,听取上半年工作情况和下半年工作思路的意见建议。
活动组织围绕两种方式。自上而下,计划任务逐层推进。每月月初,区人大常委会代表与选任工委根据当月重点活动,排出联络站(室)活动清单,安排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代表等进站(室)参加活动,清单同步下发各镇、街道人大。自下而上,建立完善约见制度。基层人大代表联系方式向选民公开,选民有意见建议可通过“代表二维码”、微信端民意直通车、面谈、电话等形式直接向代表反映。区人大代表如需约见区人大常委会委员或“一府一委两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可书面向区人大常委会提出约见申请,由区人大常委会统筹安排约见活动。
建议办理把牢五个关口。把牢记录关。结合人大信息化建设,详实记录接待活动收集到意见建议的交办、转办和反馈情况,确保记录真实、准确、完整。把牢交办关。属于镇、街道职责范围的事项,形成书面材料,交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签字后交办。属于区级以上部门职责范围的事项,将相关建议上传建议提案在线信息系统,交相关部门单位办理。把牢跟踪关。各镇、街道人大结合联络站(室)活动安排进行跟踪督办,督促办理部门加强在办理过程中与代表、选民的联系沟通。把牢结果关。积极促进承办单位和代表选民之间的办前联系、办中沟通、办后督查,边办理边听取代表选民建议,切实提高代表选民建议的解决率。把牢反馈关。所有代表或选民意见建议在受理一周内交办,自交办之日起3个月内进行反馈,切实做到环环相扣,落地有声。
备案管理落实一事一表。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人大代表联络站(室)接待选民登记表》,以一张表统领,对联络站(室)接待活动进行集约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