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也是进入“十四五”时期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的开局之年。为此,秀洲区人大常委会努力找准结合点、着力点,更好发挥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职能优势、组织优势、智治优势。
一是围绕位置的“置”,用的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找准定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遵循,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增强忠实践行“八八战略” 、服务“重要窗口”建设的政治责任和政治自觉,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找准定位。围绕省、市、区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学好用好省委21号、市委区委《推进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在学习贯彻会议文件精神中解决人大工作的短板问题,进一步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二是围绕制度的“制”,深化“四化”建设使各项工作更加制度化。要巩固提升“四化”建设各项成果,不断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健全规范工作运行机制,使各项工作更加科学化、精细化。用好工作指引、制度汇编、智慧人大“三大工具”,抓好运行机制的常态化,努力实现“工作有目标、程序有参照、结果可预期”的常态化工作格局。
三是围绕治理的“治”,创新方式方法使行权履职更有实效性。注重监督的闭环性,以“盯住法”“管好钱”“把牢图”为重点,对每次形成的问题清单的每个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确保各项监督工作都有始有终有反馈。回顾梳理本届以来代表和市民议事员建议意见办理情况、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着重对代表性强、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重点建议、民生实事进行“回头看”。注重监督的集成性,把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特定问题调查和第三方评估、满意度测评等结合起来,灵活运用多种监督形式,发挥叠加连环效应,实现由单一监督向综合监督转变。注重监督的协同性,通过上下级人大、人大内部等各方面协同,实现职能分工有序、整体运转高效,提升工作效率。
四是围绕智治的“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整体智治的作用。在区镇两级人大换届选举中,扎实落实各项工作,确保换届选举工作依法有序,把更多素质好、责任意识强、能够充分反映群众意愿的优秀人才推荐为代表人选,选优配强新一届人大代表队伍。健全闭会期间代表履职常态化机制,扩大代表对人大工作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切实发挥“秀洲人大代表日”、代表联络站、智慧人大等平台的作用,使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联系更紧密。
五是围绕自身的“自”,通过“两个机关”建设切实加强人大机关自身建设。完善清单制进代表联络站、深化“双联系”“三服务”,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紧密人大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提高全体人大干部的“七种能力”,努力打造一支“站位更高、视野更宽、胸襟更广、作风更实、纪律更严、业绩更好”的人大干部队伍。加强调查研究和信息宣传工作,使秀洲人大故事和人大品牌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