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秀洲区人大常委会嘉北街道人大工委不断强化机制建设,锚定工作目标,注重实践实效,着力提升街道人大工作水平。
一是完善联络站(室)运行机制。推进人大常态化建设工作,按照前期制定的“三制四化”制度,一方面继续深入加强“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将“三化”转化为常态化贯彻到各项工作。根据深入实施秀洲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室)“14251”提升工程的意见,每个联络室都有一名负责人,重点抓好设施建设、活动安排及实施,将代表联络室建成“代表学习的课堂、联系选民的窗口、作用发挥的平台”。
二是完善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制度。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室)的履职之所、活动之地的功能,制定区人大代表接待选民安排表,每个联络室制定全年工作计划,全年安排每位代表进联络站4次,确定每月10日为代表和群众来信来访接待日,对于选民的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及时向代表小组或区人大常委会反馈。同时,根据代表所在选区,结合社区中心工作,鼓励代表在参与社区事务中倾听民声,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2020年共接待选民48人,收到反映问题31件,解决率71%,办结率100%。
三是完善代表学习交流机制。主动适应人大工作新常态,依托秀洲人大网上代表联络站、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宣传人大制度,普及法律法规知识。常态化开展代表履职培训、代表小组集中学习,如智慧人大平台使用培训、《民法典》辅导讲座、《浙江省街道人大工作条例》培训等,切实提升代表理论水平。去年以来,围绕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复学、食品安全等主题发布学习交流资料25条,线下讨论分享4次,切实增强代表履职实效。积极组织代表参加视察、调研、执法检查、述职评议等活动,切实提高代表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