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有所托、幼有善育,是万千家庭对孩子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秀洲区人大坚持人民至上,精准聚焦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持续监督,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民生福祉,提升监督的契合度。区人大常委会着力实现监督工作与群众需求的有机契合,每年年底通过区镇代表工作群、代表联络站发放二维码,征集监督议题和民生实事项目。区人大常委会成员定期回选区、访选民,及时了解群众所想所盼,通过对群众留言梳理、舆论热点追踪等方式找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群众反映“问题清单”变为“监督清单”。2022—2023年连续两年将“普惠托育服务供给”项目票决为民生实事项目,2023年将“美好善育”列入区人大常委会监督议题后,围绕托育服务供给、托育服务政策等列出调研提纲,共收集到意见建议500多条。
二.聚焦协同联动,提升监督的精准度。为保证区人大代表票决民生实事项目保质保量完成,区人大常委会制定详细监督方案,对涉及卫健局、教育局、财政局等多部门,明确责任分工、工作时间节点和沟通协调机制,确保信息畅通、责任清晰、任务落实到位。推动区政府出台《秀洲区“美好善育”民生实事项目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建设。常委会领导多次赴基层实地查看项目建设情况,深入调研破解工作难题。如针对镇、街道在具体操作中碰到较多共性问题,由区人大牵头各部门、主体和建设单位,多次召开协调会,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该项民生实事通过工委定期监督、代表小组跟踪监督等方式快速推进,提早完成预定目标任务。
三.聚焦意见落实,提升监督的有效度。在2023年5月的人大常委会上,专题听取提出全区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提出要完善托育建设工作支撑、加强托育机构监管、扩大托育服务供给、提升托育服务质量等意见建议。区人大常委会加强跟踪督办,将问题清单、整改措施、责任落实等梳理完善后交由区政府办理,并定期召开督查推进会,逐项“过堂”,逐一“销号”,确保人大审议意见落实落地。在人大持续监督推动下,建立了由政府主导、区卫健局牵头、多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婴幼儿照护工作推进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提升工作效能。截至目前,秀洲区牵头开办了13家“公字头”托育园,普惠性托位数占比78.68%,托育机构普惠托位公办占比达100%,嘉兴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