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冬,秀洲区第十届人大代表,王江泾镇虹南村党总支书记。他到王江泾镇虹南村工作时,村庄面貌脏乱差、集体经济十分落后,他便在心中开始描摹村美、民富、人和的美丽乡村蓝图。特别是当选区人大代表以来,践行为民办实事宗旨,深入一线调研、积极为民发声,绘就美丽乡村图,获评2021—2022年度秀洲区优秀人大代表。
内外兼修塑颜值
“现在家家户户门口都很干净,出家门就是宽敞的大马路,生活环境太好啦!”虹南村的村民无不对如今的村庄面貌赞不绝口。王冬冬从村庄环境整治和村民习惯养成两方面着手,内外兼修、形成长效、提升村庄颜值。他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垃圾分类工作为抓手,坚持带头每天进网格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置问题。他把村里的31个小组划分为5个网格,配备31名微网格长和5名网格员,他亲自带头、班子成员分片包干五个片区,常态化巡查,不留卫生死角,实现了露天粪坑、生活污水直排全面清零,村民房前屋后乱堆放全面整治到位。推进“秀圾分”垃圾分类模式,经常利用走访村民的机会宣传垃圾分类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积分兑换模式,激发村民垃圾分类积极性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实现整治成果常态化保持。同时,他带领班子成员不断加强村内部基础设施建设,将水泥道路全部改造为沥青道路,建设游步道、景观节点和生态公园,村庄风景越来越美,人居环境越来越好。
产业带动增福祉
“多亏了‘田管家’托管服务,我们的水稻种植不需要费心费力了,今年的产量和收入比以前更高了!”说起农业生产,虹南村的承包大户由衷地喜悦。由于村里的产业主要以农业为主,为了更好发挥产业优势,王冬冬积极对接、主动联系3家农业企业探索“共富工坊”建设。他引进的勤丰种业为农业科技型企业,向本村和周边村种植农户推广“田管家”托管式专业化服务,运用智能物联网技术为村里4600多亩水稻、小麦提供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为种植大户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农户生产效率提高了,村民收入变多了,共同富裕亮色更浓了!引进的青莲王江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包村民宅基地耕地66亩,还投入资金50万元,帮助村里硬化机耕路、改造排水渠、新建排灌站,带动周边村民利用水稻小麦与猪粪、猪尿发展循环农业约300亩,一方面实现村民水稻小麦总体效益增收18万元,另一方面解决了养殖废料过剩的难题。先后引进的农业企业实现村民就近就业89人,人均月增收3000余元,实现村民土地流转收入26万元,有效带动了虹南村村民的增产增收。正如村民杨玉英说的:“既能在家门口工作,又能拿到一笔不错的收入,好得很!”,共同富裕底色更红了!
建言献策提气质
“只要我们人大代表和村干部一心为民,多办实事,一定能实现全体村民的安居乐业。”这是王冬冬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身为人大代表数年如一日的坚持。环境好了,村民富了,但他总觉得还少了点什么,他经常走访村民听取意见建议、拜访老党员老干部听取不足和希望,并积极采纳。在去年人代会上,他和其他代表共同提出“关于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围绕建设规划、运行维护等提出意见建议,推动区政府加强全区规划、加大要素投入,构建“吃住行游购娱产学研养”全面发展的美丽乡村新格局,打造“园区创新创业·田园休闲漫游”美丽乡村新格局。
今年区人代会上,他又提出“关于乍嘉苏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增加虹南段东侧安装隔音护栏内容的建议”,建议交通部门在乍嘉苏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方案中增加虹南段东侧安装隔音护栏内容,减轻乍嘉苏高速公路改扩建后对村民的生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