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是百年大计,是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今年以来,秀洲人大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聚焦重点水利项目建设,积极主动作为,为筑牢“秀水安澜”新防线贡献人大之力。
一、上下协同,下好联动监督一盘棋。秀洲地势低洼,上有洪水、下有潮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秀洲区人大常委会聚焦群众呼声和期盼,将重点水利项目建设工作列入今年常委会监督议题。区、镇人大上下联动,综合运用听取工作报告、定向调研、专题视察等方式开展监督。区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专程赴市水利局了解有关项目建设要求和工作部署,深入基层详细了解2022年以来全区重点水利项目进度、工程运行维护和要素保障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形成调研报告。各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代表开展多种形式的监督活动,王店镇将镇防洪薄弱环节提升工程列入民生实事项目持续跟踪监督;王江泾镇人大主席团赴农水局开展定向调研,围绕圩区建设和智慧化运维提出意见建议。同时区人大常委会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广泛征集代表、群众意见建议,共征集到意见建议216条。
二、靶向发力,织密洪涝风险防控一张网。区人大常委会针对调研发现和代表群众关注的问题,梳理形成负面清单,靶向聚焦、精准监督。针对重点项目推进慢的问题,专题听取大运河综合保护工程和林舍港工程两个重点项目的推进情况,组织代表实地视察麟湖圩区施工现场,推动大运河综合保护工程、林舍港工程项目及时开工。针对运维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实地检查王店镇长水塘镇东圩区等物业化管理和数字化平台建设,建议政府加快构建产权归属清晰、责任主体明确、管理智慧高效的水利工程管理体系,目前全区5个镇级水利数字化管理平台基本建成,圩区实行标准化管理面积达到32.83万亩。针对要素保障不够到位的问题,专门召集财政、农水、自然资源等部门召开座谈会,推动政府进一步强化水利专业队伍建设、加大土地要素保障,构建财政资金、金融信贷、社会资本共同发力,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投融资体系。
三、一抓到底,筑牢水安全保障一条线。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专题听取区政府关于重点水利项目建设工作报告,会后常委会根据审议情况梳理形成审议意见和问题清单,交区政府办理。并由区人大分管领导领衔督办整改情况,督促区政府两个月内完成整改并向区人大提交整改报告。同时常委会组织区农水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赴王店镇、油车港镇等代表联络站接待代表和选民,现场回应基层群众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各种关切,宣传水利建设成果,形成全社会支持关心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氛围。2022年以来,全区共开工建设25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02亿元,圩区防洪标准提升到20年一遇,排涝标准提升到10年一遇,基本形成“挡得住、排得出、集得拢、降得下”的防洪排涝格局,全区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水生态环境持续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