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人大要闻
持续监督 守好人民“钱袋子”
日期:2024-12-31 09:00 作者:沈耀烈 来源:工作人员 浏览次数:

“当前,政府职能加速转变,社会公众对政府服务质量要求日益提高,作为财政部门,如何通过进一步深化政府购买服务改革,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履职能力?”“人才补助资金规模较大,政策涉及领域广、人才数量多,作为主管部门,对现有政策发挥的绩效情况是否有相应的评估?”

  ……

  在秀洲区人大常委会2025年部门预算审查工作会议上,区财政局和区公安分局、区人社局、区行政执法局三个重点上会部门主要负责人向与会人员汇报说明预算编制情况,部分人大代表、审查组专家就年度预算中涉及的重点项目资金安排、资金使用绩效及相关保障措施等内容,踊跃向财政和相关部门开展询问,拉开了一年一度区级部门、街道预算编制审查工作序幕。

  近年来,秀洲区人大常委会按照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好人大代表、人大专(工)委作用、专家专业人员三支“主力军”作用,对财政预算实施全覆盖、全过程、闭环式审查监督,取得明显成效。

  一、聚焦审查监督准度,坚持把好“编制关”

  从2017年开始,区人大常委会全面开展部门预算集中审查工作,从预算编制开始跟进,坚持监督审查对象、资金来源、预算执行过程三个“全覆盖”。2025年区级预算审查范围共涵盖区本级所有46个部门、132个一级预算单位,以及街道、高新区等区级主体。根据当前经济整体情况,今年尤其突出对重大专项资金审查,对嘉兴国家高新区、运河湾新城指挥部等重点平台项目支出开展深入核查,全面关注资金投向,保障让每一笔资金用在“刀刃上”。

  同时从三个“提醒关注”出发,把好政府购买服务预算审查关口:一是提醒预算单位关注政府购买服务的目的,明确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职能应当是“掌舵”而非亲自“划桨”;二是提醒预算单位关注政府购买服务的负面清单,参考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有序开展工作,防止“大包大揽”。三是提醒预算单位关注政府购买服务的边界,维护好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的严肃性,防止产生编外用工人员膨胀、经费无序增长等不良后果。

  二、聚焦审查监督深度,坚持把好“审查关”

  “区公安分局2025年项目资金预算总额较大,且一般性支出占比较大,在区级部门中支出规模属于比较大的部门,请问,在2025年预算中,区公安分局在落实区委厉行节约要求,压减一般性支出方面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

  秀洲区人大协同聚力,创建“联合审、重点审、延伸审”预算审查监督新模式,精细谋划部门预算“五审制”即:一是邀请熟悉财经工作的人大代表参与初审,广泛搜集和反映民意;二是组织人大各专工委对口联系部门开展初审,提出科学的意见建议;三是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对重点上会部门开展初审,切实发挥好专业审查优势;四是组织区人大财经委委员、咨询小组成员和审计、财政、巡察组等单位的专业人员开展初审,加强必要性、重要性、合理性、可行性分析,严格把关;五是通过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常委会、区人代会开展审议,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

  另一方面,依托已上线运行的人大财经联网系统,与财政等部门实现数据联通,聚焦政府预算、政府债务、预算绩效、审计整改、国有资产等五大业务板块,以科技赋能推动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充分运用财经联网监督系统数据分析、实时监控、智能预警等功能,强化对支出总量与结构、重点支出、部门预算、转移支付的智能化审查。

  通过预算审查监督工作机制的不断探索创新,严格落实中央“厉行节约、过紧日子”工作要求,聚焦预算审查“四问该不该”(即钱该不该花、该不该政府花、该不该花这么多、该不该当下花),着力让预算编制更科学,“事”“钱”关系更清晰,资金使用更高效。

  三、聚焦审查监督效度,坚持把好“整改关”

  “近年来,城市绿化市政保洁支出规模一直较大标准也较高。请问执法局,对这部分资金在使用绩效上有没有具体评估?以及在财政形势持续承压的情况下,有没有具体优化的措施。”

  ……

  秀洲区人大着眼全口径,全面建立“部门单位评估+财政审核+财政重点评估+人大、财政、审计联审”的事前绩效评估机制,促使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逐步从“表”到“里”、由“粗”到“细”、由“浅”到“深”。一是抓好预算初审意见整改。2022年以来区人大累计提出初审意见建议265条,479项预算支出根据审查意见作出优化调整,区政府均予以整改落实,并及时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书面整改结果,先后制定完善制度32项,确保预算收支体现人民至上理念,将更多财力用于民生支出。二是抓好预算执行监督整改。常态化组织开展专项监督,关注预算执行情况,对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并抓好代表意见建议整改落实工作。三是抓好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注重加强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监督,每年开展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专项督查,2022年以来累计推动问题整改41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