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时分,阳光洒进秀洲区高照街道幸福食堂,老人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温馨的一幕,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在基层落地生根的生动写照。
建设幸福食堂是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人大高照街道(嘉兴高新区)工委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将幸福食堂建设作为民生实事项目重点推进,不断优化养老服务。
一、“民声”决定“民生”:倾听需求,精准施策
在高照街道幸福食堂建设之初,街道人大工委就组织人大代表和议事员深入村、社区调研,召开老年人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我们希望食堂离家近一点”“菜品要清淡一些”“价格要实惠”……老人们的需求被一一记录下来。
根据调研结果,街道人大工委与街道民政部门共同商谈方案,商定将幸福食堂的选址设在高家桥村委会,并针对老年人的饮食习惯,设计了低盐、低糖、低油的健康菜单。“以前自己做饭不方便,现在有了幸福食堂,走几步路就能吃到热乎饭,真是太好了!”家住高家桥村的李奶奶笑着说道。
高照街道幸福食堂共计投入20万元进行装修改造,面积约550平方米。投入使用后,辐射周边荫家桥村、陡门村、高桥社区等10个村社区,惠及3万多人。目前食堂日均人流量在300人次左右,每日享受特惠餐的老年人在150人次左右。
二、“民智”汇聚“民力”:共建共治,凝聚合力
在幸福食堂建设过程中,人大高照街道(嘉兴高新区)工委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居民参与食堂的设计、装修和菜品选择等环节。大家纷纷献计献策,为幸福食堂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们老年人行动不方便,食堂可以进行适老化改造吗”“建议在食堂里设置一个阅读角,方便我们饭后休息”……这些来自老年人的建议被一一采纳。如今,高照街道老年幸福食堂不仅是一个用餐场所,更成为了老年人交流互动、休闲娱乐的温馨家园。
此外,街道人大工委还将“代表码”公布在老年食堂,不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和议事员定期对食堂的运营情况进行监督,确保食品安全和服务质量。人大代表和议事员们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收集老年人的反馈意见,并及时向食堂运营方提出改进建议,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三、“民心”连着“初心”:精细服务,温暖人心
人大高照街道(嘉兴高新区)工委持续关注老年人用餐体验,推动食堂提供更加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人大代表在联系群众过程中发现,有行动不便的老人无法到食堂就餐,便与食堂运行方沟通送餐事项,让老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美味可口的饭菜。“我腿脚不方便,以前吃饭是个大问题。现在有了送餐服务,真是太贴心了!”独居老人王大爷激动地说。同时,食堂还推出了阶梯式定价,让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实惠的餐食服务,其中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最低可享受一荤一素3元的优惠政策,深受老年人好评。
除了解决老年人的就餐问题,高照街道幸福食堂还成为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重要平台。人大代表和议事员们经常在食堂与老年人面对面交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人大高照街道(嘉兴高新区)工委通过倾听民声、汇聚民智、凝聚民心,将幸福食堂打造成了老年人满意的“幸福工程”。未来,人大高照街道(嘉兴高新区)工委将继续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推动幸福食堂高质量发展,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到“舌尖”上的幸福,感受到“心间”的温暖,努力让人民民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